管理是當今中國最頻繁使用的詞匯之一。管理是什么?按照“形勢法則”(The Law of Situation),應該給事物的本質進行定義。比如,窗簾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會說是布,或者是百葉窗。但是按照形勢法則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應該說窗簾本質上是換氣調光的設備。所以我們講管理不應在行為管理、科學管理這個層面去理解,而應把它看成是如何使人的行為在一個組織當中按照最有效率的方式去活動,從而達到預定的目標和績效。
顯然,管理的第一個要素是目標,經營概念講績效,非經營概念講目標。第二,一定是在組織范圍內才是管理。一個行走在沙漠中的人,一旦不屬于任何組織,就沒有了管理問題,除非把對他自己的管理也叫管理。所以談管理離不開組織,只有組織才需要管理,這是由特定的目標和資源的稀缺性決定的。任何目標都是在有限的人和資源條件下達成的,目標確定就需要管理,目標不存在的時候就不需要管理了。第三,設定人在組織中的活動方式和游戲規則,如激勵、約束和懲罰等,這始終是管理的重點。管理人的行為,目的就是要用最有效、最經濟的資源最快最準確地達到目標。
所有的管理書籍無外乎三個大類:目標、組織、人群行為;管理學流派也大多由這三個方面派生。從過去100年來看,平均一年一個新學說,且很快流行全球,比如:平衡記分卡、縱向一體化、核心價值、核心競爭力、愿景等。然而眾多的理論也給企業經營者帶來很多困惑,有的照著做不對,不照著做也不對。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說,管理一定是有效的,管理學是有價值的。他寫了很多著作,做企業的人知道他相當于中國人知道諸葛亮。我見到過加拿大教授亨利·明茨伯格,他也是管理學大師,可他認為完全沒有讀MBA的必要。
和尚與廟
管理是一件既簡單又復雜的事,既有看得見的條條框框,又有許多看不見摸不著的規則。如果對一件事情,能把它的潛規則說清,應該是智者和圣賢的工作。為什么?通常的人都只能看見、看到,看清楚、看明白;但只有圣賢和智者才能做到看破、看透和看穿。所謂看破、看透、看穿,就是能從事物的反面去看,而非只從正面去看。舉例說,如果你能看到生,這叫看見;如果又能看到死,就叫看透。我看見人,叫看明白;但我還能看見“獸”和“鬼”,這叫看穿。所以,如果這本書能給大家揭示出一些潛規則,不僅看見正面的,也能看到反面的;不僅能看到陽光的一面,也能看到陰暗的一面;不僅能看到大家認為“是”的東西,也能看到大家認為“非”的東西;不僅能看到“似是而非”的東西,也能夠看到“似非而是”的東西。這樣一個“掰開了揉碎了”的過程,對于所有管理企業的人來說,無疑是打開了另一個天地,展示了另一種境界,從而為大家開啟了另一條發展的道路。
我非常尊敬企業管理這門學問。現代管理據說是從彼得·德魯克開始,是他把管理作為非常重要的學說進行不斷研究。目前關于管理的書籍汗牛充棟,但是我很遺憾地看到一個現象:企業管理越來越接近于愛情的游戲規則,即到處都是愛情的教材,卻到處都是不幸的情史;滿街都是企業管理的書籍,可到處都有破產企業。關于企業的書籍出得越多,好像企業的問題也越多;管理的書籍出得越多,現實中管理的問題也越層出不窮。
所以說,這是一個互相激發和成長的一個市場,如同人越多、對人的研究就越多,而人的問題似乎就更多,F實生活就是這樣有意思,永遠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激發出新的問題,永遠在試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因發現一個新的角度和視野而發現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在企業管理中,出一本書并不能保證辦一批好企業,垮一批好企業或垮一批壞企業也不能保證出一本好書,這樣才使得企業管理和出書這兩個市場都繁榮。所以,不幸是幸福的開始,幸福是不幸的市場。
大家樂此不疲地討論管理的目的,是希望多出好企業,所以我也在考慮,怎么樣才叫做一個好企業。以我的觀察,好的企業就像一座廟。在廟里,常常能看到有位不幸的婦女正在跪拜。她家里還剩10塊錢,老公要病死了,她拿5塊錢去廟里下跪,拿了一把灰、求了一個簽、磕了幾個頭、聽了幾聲木魚響、看了幾眼晃動的蠟燭,然后帶著希望回了家。這叫什么?這叫客戶。
廟里那個小和尚敲著木魚把燭燈點亮,把收錢的箱子收拾好,晚上把箱子拿走。他呢,就是職業經理人,他傳達了大和尚和佛給客戶的希望,具體標志是敲好木魚、點好蠟燭并把箱子收拾好,別讓客戶把錢扔錯地方。企業家是誰?就是小和尚后面的大和尚,企業就是那座廟。大和尚你永遠看不到,他經常去建新的廟,到晚上等著小和尚把錢柜子抱進來數布施。
客戶拿走的是一包香灰和99%的希望;大和尚賣的是1%的產品,給人的是 99%的希望。這中間傳達信任的使命是由職業經理人來充當的。之所以還有客戶,比如這個婦女第二年兒子快死的時候還會來,是因為她相信你給她的希望是真誠的,相信你給的這包香灰是靈驗的,盡管回去以后老公和兒子都死掉了,她還是無怨無悔。這就是客戶忠誠度。
所以我說,一個好的企業就是一座好的廟,一個好的企業家就是一個好的大和尚,一個好的職業經理人就是一個好的小和尚。我們給客戶的永遠是1%的使用價值和99%的希望。管理,不管你千變萬化,只要能做到給客戶1%的使用價值和99%的希望,就是最好的企業。我覺得,現在企業家最終都是為了辦這座廟。我以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不僅能把明確的規則搞清楚,而且也能把潛規則搞清楚,最后辦好自己的廟,成為一個偉大的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