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筆者認為,沒有危機感是執行力差的重要原因。記得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過:我們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比爾蓋茨也曾說過: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正是因為張瑞敏和比爾蓋茨時刻保持的危機感才造就了今天強大的海爾以及********的微軟。
可太多太多的企業缺乏危機感,獲得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就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從而失去去環境的敏感度。只有擁有危機感,才能不滿足現狀,才想方設法改進自己的不足,才時刻保持前進的動力。沒有危機感就像溫水里的青蛙,逐漸失去跳出溫水的力量繼而逐漸死去。
蔡桓公的故事大家一定還記得:蔡桓公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沒有危機意識,扁鵲多次提醒,其無動于衷。具體到企業,也要有危機意識。全球化的競爭環境是異常復雜的,競爭也超強激烈,每個企業都會面對來自全球最優秀企業的角逐。在這種環境下,危機是不可避免的。盡管很多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上很強大,但還沒有哪個品牌強大到世界上沒有對手的地步。與世界同類型的企業相比,絕大部分的中國企業只能算是小兔子。
培養企業的執行文化,就是把“執行”作為所有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的文化。所有有利于執行的因素都予以充分而科學的利用,所有不利于執行的因素都立即排除。以一種強大的監督措施和獎懲制度,促使每一位員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從骨子里改變自己的行為。最終,使團隊形成一種注重現實、目標明確、簡潔高效、監督有力、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執行文化。
讓所有員工明確:執行力培訓就是培養員工在企業戰略下,在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全心全意立即行動。企業要將執行力培訓作為企業自身的文化來修煉是一個企業優秀習慣的養成,是企業文化形成的一個過程。所有企業的問題,事實上都是人的問題,而只有文化才能改變人的意識從而改變人的行為。因此,多數企業的失敗,是由于沒有建立起一種執行文化,而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所致。
對員工而言,執行就是完成任務的過程。但對企業領導者而言,執行力培訓培養則是一套系統化的運作流程,包括領導者對方法和目標的嚴密討論、質疑、堅持不懈地跟進,以及責任的具體落實。它還包括對企業所面臨的商業環境做出假設、對組織的能力進行評估,將戰略、運營及實施戰略的相關人員進行結合、對這些人員及其所在的部門進行協調、以及將獎勵與產出相結合。因此,由于領導比員工掌握更多的信息和資源,領導在領導風格上就不僅僅是一個起到監督作用的警察的角色,而是一個教練加老師。
就像是指揮一個新手開車一樣,讓員工在已有的知識下,在領導意愿的指導下,進行工作。教練要想將自己的經驗、智慧和要求傳達給學車的學員必須要陪著新手上路,指導他如何加減檔,如何踩油門。在以執行力培訓為重點的企業中,領導必須參與到具體的運營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對企業現狀、項目執行、員工狀態和生存環境進行全面綜合的了解,才能找到執行各具體情況與預期之間的差距,并進一步對各個方面進行正確而深入的引導。當領導者和各員工都在執行文化中愉快做事之時,企業就會變得現代化、高效率。管理中那個“****的黑洞”,也會消失無形。
許多企業領導總是抱怨下屬如何不主動,如何不聽話,如何拖沓,素質如何低下等等。但是,事實上,企業里出現效率低下,完不成任務等問題,多數情況下原因在執行力培養推行的問題。執行力培訓應該在一開始施行時,由企業高層領導自上而下的推進,當執行文化形成后,將成為一種企業習慣而自行推動。就像是人們會有嗑瓜子的習慣,當人開始嗑的時候,也許只是好奇,但當對嗑瓜子就產生了興趣,后我們發現:無論人們喜歡與否,很容易拿起第一顆瓜子,一旦吃上第一顆,就會吃起第二顆、第三顆…停不下來。在吃瓜子的過程中,人們可能會做一些別的事情,比如,去洗手間等等,但是,回到座位上以后,都會繼續吃瓜子,不需要他人提醒、督促。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一直吃下去,直到吃光為止。
筆者認為,優秀企業必須有優秀的企業習慣,將企業所想要的執行文化變成習慣,在企業中加強執行力培訓將使企業在運轉過程中更加順暢,讓企業在良好的習慣中,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