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德才獵頭顧問tony分享:
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席勒的中國房價警示論惹來一地口水。乍聽起來,席勒有點像那些出書教人投資炒股的“高手”,甚至會令人聯想起江恩。更有趣的是,早在2009年到訪中國時,席勒就表示中國樓市存在泡沫。他的判斷依據是,國內許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極度不合理。國際上通用的房價收入比計算方式,是以住宅套價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合理的房價收入比取值為3-6。按此衡量,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都超過6倍,其中部分城市的比率甚至超過了20。
力挺這種判斷邏輯的典型代表是獨立經濟學家,他不只一次拋出“千萬別買房,有空房趕快賣掉”的觀點。
不過,市場先生似乎一直都不大理會那些學術上的爭論。人們眼見為實的景象是,受到2010年啟動的史上最嚴厲行政調控壓制的需求,開始噴發了。全國多地樓市中“日光盤”頻現。
事實上,無論證券市場還是房地產市場,無論影響交易的因素有多少,人的心理因素都是能起關鍵性作用的。換一個比較理論化的表述就是,現代金融交易中波動的增加,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人們在對金融有更多認識后趨于“理性”卻放大波動的結果。房地產行業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金融交易中的一些原理同樣適用于這個行業。
客觀講,中國的房價之高,已經成為許多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人們的心理因素有關。若僅是依據國際流行的一些泡沫評判指標來分析,恐怕會吃大虧。 |